国家种质沅江苎麻圃

依附单位 中国农科院麻类所

一、基本情况
1.建圃情况
    该圃位于湖南省沅江市石矶湖农场。为“七五”国家重点科技攻关项目“主要农作物品种资源研究”所属子专题之一,编号为75—01—02—14(9)。1989年10月主体工程完成,1990年10月通过农业部验收,并获得鉴定成果1项。该圃占地2.02公顷,设计保存数2 000份。以混凝土百页片围墙作保护屏障,总长638米,高2.1米,围墙外栽植有相隔2米的防风林。圃划分为6个种植区,分别保存不同生态区的种质,每区配有小型贮水池。品种间设有水泥隔板,板长2.80米,宽0.6米,厚0.04米,入土深0.50米。每品种占地9.52平方米,种4行20蔸,入圃材料均为嫩枝扦插繁殖的无地下病害的无性系材料。圃中有一宽3米的主道路,有畅通的排灌渠道。配套设施有实验工作房、农药肥料间、农具室和打麻棚,总面积64平方米。


2.人员
    该圃建成后,制定了严格的工作与管理规章制度,并配备有7名专职的工作人员,保证了资源圃的正常运转。
3.保存数量及种类
    截至1996年6月底,该圃(含配套的搜集圃、假植圃)保存苎麻作物种质资源16种7变种121类型共1 303份,其中国家二级野生保护植物2种5份,与建圃时3种81类型共1 027份相比,在保存的数量特别是遗传多样性保护上得到较大的提高,使我国在保存数量、种类及质量上居世界领先地位。国外主要有印度、日本、菲律宾、马来西亚、印度尼西亚、越南、古巴零星保存一些资源,约2种600余份,未见有国家级资源圃建设的报道。
4.经费来源
(1)研究经费:课题组从“八五”国家科技攻关子专题的研究费用中,挤出部分经费维持1990-1995年圃的正常运转。
(2)增收节支:圃产品收入的80%转入圃管理经费。
(3)所资助:麻类所保证管理人员的一般性支出。
(4)国家专项维持费:1996年国家下拨一次性专项维持费。
二、研究利用情况
1.开展的研究课题
直接或间接利用资源圃开展了共计13项研究课题。主要有:
(1)苎麻种质资源繁种鉴定和优异种质利用评价(国家攻关)
(2)麻类优良种质评价和利用(国家攻关)
(3)苎麻自交系双胚苗、孤雌生殖培育纯系的研究(国家自然科学青年基金)
(4)苎麻属无融合生殖种质的发掘及其转育探讨(国家自然科学青年基金)
(5)苎麻体细胞无性系变异及其规律的研究(国家自然科学基金)
(6)主要麻类作物韧皮纤维发育规律及其促控技术研究(国家自然科学青年基金)
(7)苎麻栽培种与主要近缘野生种亲缘关系的研究(中国农科院院长基金)
(8)苎麻优质高产韧皮发育机理研究(中国农科院院长基金)
(9)胚胎培养创造苎麻无融合生殖种质的研究(农业部)
(10)苎麻新品种新组合选育及配套栽培技术研究(农业部)
2.在科研与育种上取得的重要进展
(1)筛选出一批优良种质和特殊材料:“八五”期间鉴定出高产优质种质21份,特优质种质12份,低含胶量种质8份,不感花叶病种质8份,耐旱性强且优质的种质1份,耐淹性强且高产的种质2份,纤维细度均匀且高支数的种质1份,双胚苗高的种质4份,孤雌生殖种质5份,光不敏感种质14份,多抗种质4份,这些种质已经或正在生产和科研中发挥巨大作用。
(2)野生近缘种的利用研究取得较大进展:经过系统鉴定评价,发掘出具有“专性自主型”无融合生殖能力的野生种5个,并在悬铃叶苎麻中无融合生殖多倍体类型与有性生殖二倍体类型并存,通过转育获得了一批幼苗。首次系统的对野生近缘种进行生育特性、农艺性状、纤维形态与结构的比较观察,初步确定单纤维
细胞结构改良上有较大利用价值,此外,还初步发现一批抗寒性强,具有一定抗螟虫性的材料。
(3)苎麻属植物演化与分类研究取得重大进展:首次系统地对17种6变种进行植物形态学、染色体、花粉形态的研究,填补了苎麻属植物根型、茎型、染色体、花粉形态的理论研
究空白;提出了苎麻属植物的根型、茎型、花序、雄花、染色体、花粉的进化途径,建立了新的组群划分标准和系统,确定了组群和部分种的进化亲缘关系,对中国苎麻属检索表中的22项条目进行了校订。
(4)苎麻生物技术育种途径和方法有新的突破:基因型、外植体类型、外植体的取材部位、生理年龄均影响苎麻体细胞培养和变异的诱导效果,经过组织培养产生的体细胞无性系变异,具有频率高、类型多的特点,并出现超亲变异,采用苎麻体细胞无性系变异进行苎麻品种改良是可行的。
(5)新育成一批新品种:湘苎4号、湘苎5号、湘苎6号、川苎1号、鄂苎1号等高产优质的新品种,已在生产上发挥着重要作用。
(6)苎麻品种资源研究测试技术有新的提高:对苎麻地上茎的解剖结构观察测定,可同时、定量地测定苎麻种质多项纤维质量指标。苎麻体内过氧化物同工酶含量丰富、活性强,可以预测苎麻纤维质量;酯酶同工酶稳定,可以预测苎麻纤维产量。相对电导率指数和相对生长率等生理指标是预测种质抗逆性的可靠指标。苎麻种质资源评价已进入利用解剖学和生理生化指标测定的阶段。
3.经济、社会效益
建圃以来,本着以服务为宗旨,以效益为目标,努力抓好苎麻资源的利用,相继向十余个省(区)提供苎麻优良种质活体400余份次,接待来圃参观、学习的有关领导和科技人员近百人,直接利用资源圃进行科研的项目有5项,间接利用资源圃从事科学研究的项目有8项;国家种质沅江苎麻圃已成为我国苎麻科研和教学的重要实验基地,在育种、生产、生物技术、教学、种质交流等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取得了巨大的社会效益。
四、存在问题及改进意见
1存在的主要问题
(1)圃经常性管理费短缺:正常的年运转维持费2.14万元,但“八五”期间,国家未能下拨专项维持费,经费严重不足,导致资源圃管理质量逐年下降,地下病虫对资源的危害程度逐年增大,配套设备损坏得不到维修。
(2)圃恢复和重建问题突出:1996年7月,湖南沅江遭受特大洪水,苎麻圃被洪水淹没49天,造成900份种质丧失,百页片围墙冲倒123米。防风林、打麻棚、排灌渠道全部被毁,实验工作房也破坏严重,直接和间接经济损失惨重。
(3)苎麻野生近缘种遗传多样性保护:起源于我国的苎麻作物种质资源遗传多样性丰富,在发育性、抗病性、抗虫性、纤维结构等方面有栽培种所不具备的优良特性。苎麻野生种对环境的要求严格,明显有别于栽培种,很多材料需要在较荫湿的条件下才能越夏,有必要建立“国家种质沅江苎麻野生资源圃”。
2改进意见
(1)国家下拨基本的圃维持管理费和研究费,以确保国有资源高质量、安全稳妥的保存,充分发挥国家种质库(圃)研究和利用的优势。
(2)苎麻种质资源抢救性补征和圃的恢复重建专项资助:目前,麻类所已先后派出13名科技人员,分赴湖南、四川、云南、贵州等省收集地方种质678份,现保存于本所搜集圃(包括新收集的材料)的种质,初步剔除重复后共813份,预计97年2月下旬-3月分赴江西、湖北补征资源约360份。至此,苎麻主要分布区的种质基本补充征集回来,恢复和重建工作基本完成。恢复和重建苎麻圃工程需要较大经费资助,单靠本所自筹资金是不能实现的,希望国家给予专项资助。
(3)实施苎麻作物种质资源多样性保护工程:苎麻是我国重要的工业原料作物。中国保存的苎麻作物种质资源的种类、变种、类型均居世界第一,有2个种为国家二级野生保护植物。有必要对苎麻属主要分布区进行考察收集,研究遗传多样性分布区域,结合国家植物保护区进行原生境保护,并在湖南沅江建立“国家种质沅江苎麻野生资源圃”。

联系方式
地址:湖南沅江   邮编:413100
电话:(0737)2728210

版权所有: © 中国作物种质资源信息网

Copyright: Chinese Crop Germplasm Information Network,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