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农科院左家山葡萄圃

依附单位  中国科学院特产所

一、基本情况
1建圃情况
左家山葡萄种质资源圃于1988年,由农业部和中国农科院共同投资10万元,在吉林省吉林市左家镇中国农科院特产所兴建。
种质圃面积2 000平方米,设有排灌系统,道路系统,水土保持工程,圃地防护围栏,田间工作室等。其中深水井一眼(60m),每小时出水量15T,井房20平方米。储水罐二个,容量120立方米;支管道1 000m;低压渗管12 000m;截水沟800m,规格4.0×2.5×1.5m;防护围栏以水泥方柱为支柱,

配以八条横向刺线及两道交叉刺线,总长1 300m。东区,中区各有铁栅门一个,田间作业室200平方米。圃地分为三个区,区间为作业道,圃地四周为主道,圃地上部为截水沟,截水沟上部及东侧栽植丁香,黄槐等灌木,以防水土流失。
2.人员
资源圃负责人:沈育杰,专职管理人员:闫德龙,研究人员:7人(其中副研究员1人,助研6人)。
3.保存数量及种类
资源圃保存种质近380份,较建圃时减少20份(自然损失及淘汰),全为山葡萄(Vitis amurensis Rupr.)。建圃时前苏联远东葡萄试验站保存山葡萄种质300余份。据报道,近年已减少至130份。日本、意大利亦有极少量保存的报道。
4.经费来源
经费每年4.5万元,其中包括15名季节性临时工工资,一名更夫全年工资,化肥、农药、机械维修等项费用,葡萄果实收入两万元,其余全部由特产所支付。
二、研究利用情况
1.开展的研究课题
“七五”期间有(1)吉林省科委“抗寒酿酒葡萄新品种选育”;(2)院长基金“山葡萄种质资源收集保存和利用研究”。
“八五”期间有(1)农业部“两性花山葡萄品种选育研究”;(2)院长基金“山葡萄色素提取工艺研究”;(3)吉林省农业厅“山葡萄种质资源评价研究”。
“九五”期间有(1)吉林省农业厅“山葡萄种质资源评价及两性花品种选育研究”;(2)吉林省科委“山葡萄种质资源数据库建立”。
2.重要研究进展及育成品种
(1)先后选育出5个山葡萄新品种,通过杂交育种选育出一个可酿造干红葡萄酒在吉林省可陆地越冬的抗寒酿造品种。
(2)尚选育一个在吉林省区极简易防寒可越冬的适于酿制干白葡萄酒的预备新品种1个,抗霜霉病力可达1级的两性花山葡萄预备新品种1个。
(3)收集到,也是首次发现山葡萄四倍体种质一份。
(4)筛选出一批高色素含量的种质,色价最高达134,是家葡萄色价的3-4倍。
(5)筛选出了高光合速率种质一份。
(6)通过田间观察,室内接种,气孔密度研究等建立了一整套评价山葡萄抗霜霉病能力的有效方法。
3.经济、社会效益
资源圃10年来先后为国内外18家生产、科研系统提供亲本、引种服务143次,特别是黑龙江省农垦局友谊农场,八五三农场,牡丹江农场利用该圃种源,建立生产基地,进行大规模生产性栽培,获得高于栽培玉米经济效益二倍的单位面积产值。该成果获国家科技进步三等
奖。吉林省通化、长白山葡萄酒公司利用特产所的山葡萄品种和栽培技术建立基地400余公顷,不但年获利600余万元,且为公司解决了优质原料严重短缺的问题。特产所山葡萄酒酿酒实验厂利用山葡萄“左山一”、“左山二”、“双丰”等品种建立基地50余公顷年获利达75万元,生产的“野生山葡萄酒”获首届中国农业博览会铜牌奖,三年来纯利达21.8万元。
三、存在问题及改进意见
山葡萄是抗寒、抗病的宝贵种质资源,我国是起源中心,除我国外世界上仅前苏联进行了较系统的研究。我国在整体上虽然处于领先位置,但由于山葡萄属小树种,存在着上课题难,研究经费不足和资源圃管理无经费问题,虽然特产所每年对资源圃投入近2万元的人工费,
但仅占该圃全部费用的二分之一弱。加之有些排灌设施已经老化,维修经费日益增大,使资源圃有限的经费更加难以度日。建议国家能每年投入必要的资源圃维持费,以确保资源圃能开展正常的工作并不断发展。




联系方式
地址:吉林左家   邮编:132109
电话:(0431)2323477

版权所有: © 中国作物种质资源信息网

Copyright: Chinese Crop Germplasm Information Network,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