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麦.jpg (51388 bytes)

小麦(wheat)

禾本科Gramineae,小麦属Triticum L.,一年生或越年生草本植物。

小麦适应性强,分布广,用途多,是世界上最重要的粮食作物,其总面积、总产量及总贸易额均居粮食作物的第一位,有1/3以上人口以小麦为主要食粮。在中国,小麦的地位仅次于水稻。

小麦属中有20多个种,栽培最广泛的是普通小麦T.aestivum(L.)Thell,占小麦总面积近90%;其次为硬粒小麦T.durum Desf.,约占小麦总面积的10%;其它栽培种仅有零星种植。中国主要种植普通小麦。

全世界自北欧至阿根廷南部,从低于海平面150m的中国吐鲁番盆地到海拔4100m的中国西藏高原,都有小麦种植。主产区在北半球的30°N-60°N之间的温带地区,南半球的25°S-40°S之间的温带也有一定的种植面积;欧亚大陆和北美洲的小麦面积约占世界小麦总面积的90%,主要分布在海拔3000m以下的地方。冬小麦秋冬播种,次年夏季收获,面积约占3/4,分布广泛;春小麦春季播种,当年夏、秋季收获,面积约占1/4,多分布在纬度较高的地区。

世界小麦种植面积约为2.3亿公顷,总产量约5.2亿吨,占谷物总产量的1/4以上。主要产国有中国、俄罗斯。1984-1986三年平均小麦总产量最多的是中国,以下依次为俄罗斯、美国、印度、法国、加拿大、澳大利亚,这七个国家小麦总产量占世界总产量的67.3%。世界上小麦高产纪录是美国华盛顿州1965年度收获的冬小麦品种格恩斯(Gaines),在10.5ha.的灌溉地上获得每公顷14 055kg的产量。中国青海省诺木洪农场1979年在凉冷、干旱、有灌溉条件下种植2.38亩春小麦品种高原338,获得平均亩产1013kg(折合每公顷15195kg)的单产最高纪录。

在中国,各地都有小麦种植。全国冬小麦面积约占小麦总面积的84%,主要分布在长城以南,岷山、唐古拉山以东的黄河、淮河和长江流域,包括河南、山东、河北、江苏、四川、安徽、陕西、湖北、山西等省;春小麦约占16%,主要分布在长城以北,岷山、大雪山以西的黑龙江、内蒙古、甘肃、新疆、宁夏、青海等省(自治区)。种植面积最大的为河南、山东两省。

1949年中国的小麦面积为2185万公顷,占全国粮食作物总面积的19.6%,总产量1380万吨,占全国粮食作物总产量的12.2%。到1980年,面积达2884万公顷,总产量达5416万吨,分别占粮食作物总面积的24.8%、总产量的17.0%。1981年以来,中国单位面积产量有较大增加,总产量也大幅度增长。以1981-1985年与1976-1980年的5年平均值比较,种植面积持平(仅增加0.2%),而单产、总产均增长46%,年平均增长率为9.2%,是50年代以来增长速度最快时期。

小麦起源于亚洲西部。西亚和西南亚一带至今还广泛分布有野生一粒小麦、野生二粒小麦及普通小麦粗山羊草。从小亚细亚到伊朗的中东地区,特别是伊朗西南部、伊拉克西北部和土耳其东南部地区,是栽培一粒小麦和提莫菲维小麦最早被驯化之地。以色列西北部、叙利亚西南部和黎巴嫩东南部是野生二粒小麦的分布中心和栽培二粒小麦的起源地。普通小麦的出现晚于一粒小麦和二粒小麦,一般认为约在8000年前,起源于里海的西南部。

据考证,历史上某一时期,当伊朗西部某地栽培二粒小麦被带到粗山羊草分布地区后,发生了自然杂交,其杂种经染色体自然加倍后产生了普通小麦。其演化的过程,按传统的观点是:具AA染色体组的野生一粒小麦与具BB染色体组的拟斯卑尔脱山羊草自然杂交,产生了野生二粒小麦(染色体组AABB);野生二粒小麦驯化为栽培二粒小麦,再与具DD染色体组的粗山羊草自然杂交,才产生了普通小麦(染色体组AABBDD)。

在中国继云南小麦亚种发现之后,在西藏高原又发现有麦穗自行断节的普通小麦原始类型(称西藏半野生小麦);在伊犁河谷有大片的粗山羊草(中国通称节节麦)原生群落,而黄河中游麦田早就有混生节节麦,这些事实对研究中国小麦的起源、演化与传播具有重要意义。

据考古学研究,小麦是新石器时代的人类对其野生祖先进行驯化的产物,栽培历史已有1万年以上。中亚的广大地区,曾在史前原始社会居民点上发掘出许多残留的实物,其中包括野生和栽培的小麦小穗、籽粒,炭化麦粒、麦穗和麦粒在硬泥上的印痕。其后,从西亚、近东一带传入欧洲和非洲,并东向印度、阿富汗、中国传播。早在公元前7000-前6000年,在土耳其、伊朗、巴勒斯坦、伊拉克、叙利亚、以色列就已广泛栽培小麦;公元前6000年在巴基斯坦,公元前6000-前5000年在欧洲的希腊和西班牙,公元前5000-前4000年在前苏联的外高加索和土库曼,公元前4000年在非洲的埃及,公元前3000年在印度,公元前2000年在中国,都已先后种植小麦。中国的小麦是由黄河中游逐渐扩展到长江以南各地,并传入朝鲜、日本。公元15世纪至17世纪间,欧洲殖民者将小麦传播至南、北美洲;18世纪,小麦传播到大洋洲。

中国栽培小麦历史悠久。1955年在安徽省毫县钓鱼台发掘的新石器时代遗址中,发现有炭化小麦种子;殷墟出土的甲骨文有“告麦”记载,说明公元前1238-前1180年小麦已是河南海上北部的主要栽培作物。《诗经·周颂·清庙思文》:“贻我来牟”,亦作“麳麰”。三国魏张揖(3世纪)《广雅》有:“大麦,麰也;泪科,麳也”的记载。以后的古代文献中,将小麦简称为麦,其他麦类则于“麦”前冠以“大”、“穬”等字,以与小麦相区别。根据《诗经》中提及的“麦”所代表的地区,说明公元前6世纪,黄河中下游已普遍栽培小麦。据以后史书记载,长江以南地区约有公元1世纪,西南部地区约在公元9世纪都已经种植小麦。到明代《天工开物》(1637年)记载,小麦已经遍及全国,在粮食生产上占有重要地位。

特征特性 籽粒为颖果。顶端有茸毛,称冠毛。其腹面有沟,称腹沟,腹沟深浅与出粉率有关。种子由皮层、胚乳和胚3部分组成。皮层是保护组织,约占种子重量的5-8%,包括果皮和种皮;种皮又分内外层,其中内皮层含有色物质,使籽粒显出不同颜色,有红、白或琥珀色之分。胚乳约占种子重量的90-93%,提供种子发芽和幼苗初期生长所需的养分。胚乳中大部分为淀粉,小部分为含氮物质和纤维素。胚乳的最外面为糊粉层,里面包着淀粉胚乳。磨粉时,淀粉胚乳是面粉的主要组成部分,麦麩主要是糊粉层及其外边的皮层。胚由胚根、胚轴、胚芽和盾片组成,约占种子重量的2%。胚芽外边包着胚芽鞘,里面有生长点、叶原始体及腋芽。发芽后,胚芽鞘破土出苗,长成幼苗。通过休眠期的种子,在一定水分、温度和空气条件下开始发芽,发芽的最适温度为15-20℃,最适合水量为种子干重的35-45%。

根为须根系,由初生根和次生根组成。初生根一般为5条,少则3条,条件适宜时可达7条,初生根在三叶期后从分蘖节上长出。正常的分蘖也长出自己的次生根。低温条件下根的生长可超过茎、蘖的生长;在温度升高时,情况则相反。根系的数量和分布,受土壤、水分、通气和施肥等情况的影响,通常主要分布于50cm以内的土层中,一般在20cm土层内占全部根量的70-80%。冬小麦根系的总量常大于春小麦。

叶分为叶片和叶鞘,在叶鞘与叶片相连处有一叶舌,其两旁有一对叶耳。叶鞘紧包节间,有保护和加固茎秆作用。冬小麦一生主茎有12-16片叶,春小麦7-12片叶,因品种和地区栽培条件而不同。叶片光合能力的强度,除与品种特性有关外,还受光照强度,空气中CO2浓度、水分和矿质营养的影响。

分蘖从基部分蘖节上长出,与叶片出生有一定的同伸关系。在正常情况下,当主茎第四叶伸出后,同时从第一叶腋中长出第一分蘖;当主茎第五叶伸出后,第二叶腋中长出第二分蘖。当每个分蘖长出3个以上叶片时,在分蘖上又能长出二级分蘖,条件适宜时还可长出三级以上的分蘖。麦苗分蘖的多少,决定于生长条件和品种特性,在大田生产条件下每株平均滋生2-3个分蘖。分蘖生长的适宜温度为12-16℃,低于8-10℃或高于25℃时,分蘖生长缓慢;低于2-3℃或高于30℃时,则停止分蘖。适期播种的小麦,出苗后15-20天开始分蘖,至拔节前分蘖数达到最高峰。拔节前后,植株由营养生长转入生殖生长,有效分蘖基本稳定下来。一般早生的分蘖能长出麦穗,晚生分蘖往往无效。分蘖成穗多少,决定于品种特性、环境条件和栽培条件,一般大田成穗率为25-40%,单株成穗数在1.2左右。冬小麦的分蘖数和成穗数多于春小麦。

茎在苗期并不伸长,各节紧密相连。当光照阶段结束时,茎基部节间开始伸长。当茎伸长达到3-4cm,第一节间伸出地面1.5-2.0cm时,称为拔节。茎呈圆筒形,由节与节间组成。茎节坚硬而充实,多数品种节间中空,但也有实心的品种。冬小麦一个主茎上有12-16个节,但只有上部4-6个节间伸长;春小麦有7-12个节,绝大多数为4个节伸长。茎的基部节间短而坚韧,从下而上逐节加长,最上部1个节间最长。茎是植株运输水分和营养物的主要器官。同化产物由茎输送,也可在茎中贮存。同时,茎又是支持器官。茎成熟时呈黄色,也有少数呈紫色的。

穗为复穗状花序。麦苗在生长锥伸长时,就开始分化幼穗,进而逐步分化发育出小穗、滤化、雄蕊、雌蕊、花粉粒,最后抽出发育完全的麦穗。麦穗的形状、长宽和小穗排列的松紧度,因品种而异,可分为纺锤、长方、棍棒和椭圆等形状。麦穗由许多节片组成穗轴,穗轴的每个节片上着生1个小穗。每个小穗有1个小穗轴、2片护颖和2-9朵小花。正常发育的小花有外颖(稃)、内颖(稃)各一,3个雄蕊必1个雌蕊,花内还有2个鳞片。外颖顶端可伸长成芒,有长芒、短芒、顶芒、曲芒、无芒之别。穗形、颖壳色、粒色和芒(有无、长短),常作为识别品种的标志。小麦是自花授粉作物,一般自然异交率不到1%。开花授粉后,受精的子房发育成长为颖果,俗称种子。

发育特性 小麦从种子萌发到成熟的生活周期中,要经过几个发育阶段。通过每一发育阶段时,都要求一定的综合外界条件,如温度、光照、水分、空气、营养物质等,但其中某个条件对某个发育阶段的通过又起主导作用。迄今研究得比较多的有春化阶段和光照阶段。小麦自种子萌发后只要有适当的外界条件,就进入春化阶段,通过这个阶段要有一定时间和一定程度的低温。根据小麦品种对低温反应的不同,可分为冬性、弱冬性、春性。冬性品种通过春化阶段的适宜温度为0-3℃,经历时间为35天以上;弱冬性品种的适宜温度为0-7℃,经历15-35天;春性品种适宜温度为0-20℃,经历5-15天。中国冬麦区自北向南,品种的春化特性分别为强冬性、冬性、弱冬性、偏春性、春性。春小麦都是春性、偏春性,有的没有明显的春化反应。也有秋播和春播都可正常发育的兼性小麦品种。冬小麦越冬期间,耐寒品种短时期可耐-20℃的低温,但进入生殖生长后,遇到0℃左右的低温,就会发生冻害。小麦茎生长锥开始伸长即标志已通过春化阶段,只要外界条件合适,就转放光照阶段的发育。此时各项条件中主要因素是每天有比较长的日照时数和一定的天数。其次要求比较高的温度。中国根据品种对日照长短的反应,大体上分为三个类型:反应敏感的,每天日照12小时以上,经过30-40天,才能通过光照阶段而抽穗;反应中等的,每天日照12小时,经过24天左右可以抽穗;反应迟钝的,每天日照8-12小时,经过16天以上可以抽穗。三种类型都以温度20℃左右通过光照阶段最快;温度低于10℃或高于25℃,则趋向缓慢。一般高纬度地区的品种,属于光照反应敏感类型;低纬度地区的品种,属于迟钝类型。小麦通过春化阶段发育后,如果光照阶段的要求得不到满足,也不会进一步发育,不能正常抽穗。

冬小麦为越年生作物,一般是冬前生长营养器官,越冬后形成生殖器官。冬小麦全生育期较长,但不同地区和品种的全生育期长短差异很大,中国南方冬麦区全生育期短的只有120天,北方冬麦区全生育期长的达270天以上,中国西南部高海拔地区的冬小麦可长达330天以上。春小麦全生育期较短,通常为80-120天。冬、春小麦都经历出苗、分蘖、拔节、抽穗、开花、灌浆到成熟等一系列明显的生育时期。

品种改良 不断改良品种,是各产麦国提高单位面积产量的普遍而有效的措施。美国1964-1969年由于推广高产的矮秆品种格恩斯与纽格恩斯(Nugaines),华盛顿州的小麦单产比1958-1962年提高25%。在前苏联,60年代中后期由于推广无芒1号(безостая1)和米罗诺夫808(Мироновская 808)两个高产品种,每年增产小麦200万-350万吨。在法国,推广冬小麦舒瓦极星(Etoile de Choisy)使南部地区小麦单产由平均每公顷2500kg提高到4000kg。60年代以来,墨西哥由于选育推广半矮秆高产品种,在相应的栽培措施配合下,1968-1969年全国小麦平均产量每公顷2680kg,比50年代初期提高两倍多。至80年代已增长到每公顷约4000kg。

中国从1949年以来随着小麦生产的发展,陆续育成和推广了大批丰产抗病品种,多数地区已实现四五次品种更换。1960年前后,北方冬麦区的碧蚂1号、南方冬麦区的南大2419,种植面积曾分别达到600万公顷和467万公顷;1970年前后,济南2号、北京8号、内乡5号种植面积都在100万公顷以上;1980年前后,泰山1号种植面积达374万公顷,丰产3号、博爱7023、绵阳11的面积也都超过100万公顷;至80年代中期,济南13、百农3217种植面积均达到140万公顷左右。

现代各国在小麦品种改良上多以高产稳产为首要目标,并重视品质的改进。在抗逆稳产性方面十分重视品种的抗病虫性与广泛适应性,在抗病虫育种上从窄谱抗性发展到广谱抗性,从抗单一病虫害发展为多抗性育种,并注意把“垂直”抗性与“水平”抗性、抗侵入与抗扩展结合起来,使育成品种的抗性更为持久。矮化育种从60年代育成第一个半矮秆高产品种格恩斯以来引起普遍重视,各国相继培育和推广了耐肥抗倒的半矮秆品种,对促进小麦高产起了重要作用。改进株型,是提高群体光能利用率,实现高产更高产的重要途径,各国学者除注意半矮秆品种的叶片半直立、穗大、多花多粒的株型育种外,还研究了高产品种的最优冠层结构,以期改善冠层中下部的光合性能,进一步提高生物产量与收获指数。在改进品质方面,不仅重视加工品质,而且要求营养品质的提高。自从50年代发现阿特拉斯66(Atlas 66)含有来自巴西品种弗朗多索(Frondoso)的高蛋白基因后,许多育种工作者以此为基础材料,开展品质育种,育成了产量不低于推广品种而蛋白质含量高出1-2%的新品种在生产上应用,同时还创造了不少高蛋白质、高赖氨酸的新种质。

在育种途径与方法上,世界各国仍以品种间杂交育种法为主,结合采用系统育种、诱变育种、远缘杂交等。国家和地区之间相互引种,也是常用的方法之一。中国通过品种间杂交育成的小麦品种约占推广品种的1/2以上,如碧蚂1号、丰产3号、济南2号、北京8号、泰山1号等许多著名品种都是通过品种间杂交选育的。用远缘杂交和辐射诱变也育成了一些品种,东北的龙麦号、西北的小偃号就是小麦与偃麦草杂交的衍生物;北部冬麦区育成的“丰抗号”,是以具有小麦-黑麦1B/1R代换系的后代杂交后选育出来的,它们继承了来自黑麦1R染色体的抗锈病和抗白粉病特性。湖北省70年代推广的鄂麦6号是利用钴60-γ射线照射南大2419诱变育成的。应用花药培养育成的小麦品种,有的也开始在生产上种植。

利用异地自然条件,进行春小麦冬繁、冬小麦夏繁或春繁,一年两代;或应用温室条件,结合“单粒传”方法,加速育种进程,都取得了良好的效果。国际玉米小麦改良中心开展的冬、春麦杂交,高、低海拔地区交互种植,有的目的穿梭育种,以及在第三世界范围内广泛布点进行多点鉴定的一套育种程序和方法,对于聚合优良基因、改善遗传背景、增强适应性、提高产量具有重要意义。

栽培管理 美国、俄罗斯、加拿大、澳大利亚等国主要产麦区,一般是一年一熟或因降水不足平均不到一熟,有的小麦前茬为秋熟作物,有的种在休闲地或前茬为饲料地。在中国,北方冬麦区多为一年二熟或二年三熟;南方冬麦区以稻作为主,多数为一年两熟,少数为二年五熟或一年三熟;春小麦区基本上是一年一熟。此外,还有用小麦实行麦粮、麦棉、麦油间作、套种的。

小麦单产由单位面积穗数、每穗粒数和粒重构成。在大面积生产上,往往因穗数不足而影响产量,因此,要注意增加穗数;在高产栽培中,又常常因穗数过多而引起倒伏。因此,要在一定穗数的基础上,注意提高穗重。栽培技术应该根据当地的自然条件、生产条件和品种特性,掌握合理的群体结构,使群体与个体得到协调发展,最大效率地利用光能与地力,提高生物学产量和收获指数。

小麦栽培技术,首先要注意提高整地与播种质量,保证全苗,培育壮苗。播种前,要因地制宜选用良种和纯净、整齐、饱满、发芽率高的种子,做好种子处理或药剂拌种,以防治由种子和土壤传播的病虫害。要精细整地,以创造一个良好的肥、水、气、热条件,有利于小麦种子发芽、出苗和麦苗生长。在中国,北方灌区采取平地筑畦,渠系配套,以便灌溉;旱地则注意犁耕蓄墒、耙耱保墒、镇压提墒等措施,以提高抗旱能力。南方稻茬田,采用犁耕或旋耕,结合碎土,并整理成深沟高畦,以利排水,有的还修筑暗沟或铺设暗管,降低地下水位,防止湿害。旱地种麦,一般采用条播;稻茬田种麦,采用撒播或条播。冬小麦适宜播种温度为15-18℃,在适期范围内争取早播;春小麦经常是顶凌播种。播种深度,冬小麦35cm,春小麦2-3cm。冬麦区以主茎和分蘖成穗并举,每亩基本苗15万-25万;春麦区以主茎成穗为主,基本苗常高于冬麦区。旱地表土干松,播种后立即镇压,才有利出苗和防冻。

小麦需肥较多,为促进苗期早发和冬前达到一定的分蘖数,拔节期巩固分蘖成穗,要施足基肥、,适当施苗肥和巧施拔节肥。冬小麦对氮素的吸收有两个高峰,出现在分蘖到越冬和拔节到孕穗;春小麦则以拔节到孕穗吸收氮、钾肥为最多。施好起身拔节肥,能促使分蘖成穗和穗大、粒多。脱肥麦田适量补施孕穗肥,可防止早衰,增加粒重。基肥不足的麦田,抓紧在冬前或冬季补施追肥,有利增蘖、增穗。中国南方冬麦区,由于雨水多、日照少,麦苗易旺长,一般少施或不施起身拔节肥,而是看苗酌情施用拔节孕穗肥。

小麦一生中总耗水量为400-600mm,春小麦略低。拔节到乳熟期需水最多,占总耗水量的60%左右,其中以抽穗到开花的日耗水量最大,拔节至抽穗、开花至成熟次之。所以在干旱少雨地区或干旱年份需要灌水。中国北部冬季干旱,冬小麦一般年份要增灌防冻水;中国南方春季雨水多,要加强排水,以利根系发育与灌浆结实。

及时收获脱粒,可以避免不良气候所造成的损失。用手工收获的,一般可在蜡熟中期开始,种子含水量在30%左右;用联合收割机收获的,一般宜在蜡熟末期至完熟期进行,种子含水量在20%左右。脱粒后,及时扬净、干燥,种子含水量一般不高于13%,以便贮藏。

加工和利用 小麦是营养比较丰富、经济价值较高的商品粮。小麦籽粒含有丰富的淀粉、较多的蛋白质、少量的脂肪,还有多种矿物质元素和维生素B。小麦籽粒的蛋白质,主要由麦谷蛋白和醇溶蛋白组成,俗称面筋。它在面粉加水制成面团后,可形成有弹性的网状结构,经发酵膨胀后适于烤面包、蒸馒头。小麦食品工艺品质的好坏,取决于蛋白质的含量与质量,这两者受品种和环境条件的影响都很大。籽粒蛋白质含量高的可达20%以上,一般为10-15%,高于其他谷物。一般是硬粒小麦高于普通小麦,春小麦高于冬小麦。硬质普通小麦含蛋白质、面筋较多,质量也较好,主要用于制面包、馒头、中国面条等主食品;软质普通小麦粉质多、面筋少,适于制饼干、糕点、烧饼等;粒质特硬、面筋含量高、质量较韧实的硬粒小麦,适于制通心面、意大利式面条和挂面。少数地区也有种植普通小麦供放牧或收籽粒作饲料用的。小麦籽粒还可以作为制葡萄糖、白酒、酒精、啤酒、酱、酱油、醋的原料;麦粉经细菌发酵转化为麩酸钠后,可提制味精。面粉加水揉成面团后,可漂洗出湿面筋,经油炸后制成油面筋,作为美味副食品。

小麦加工为食品之前,必须进行磨粉,将胚乳淀粉与皮层和胚分离开来,以便利用。有时还对面粉漂白以及增添营养成分。国际上,小麦出粉率为70-75%。制粉品质好的小麦,容易加工、出粉率高、灰分少、色泽好。这取决于胚乳质地,籽粒容重、大小、整齐度、形状、颜色和皮层厚薄等性状。由整个籽粒磨成的面粉为全麦粉,含有较多的营养成分。筛去皮、胚后,由胚乳磨成的面粉为精制粉,其中已失去一些维生素B和矿物质。磨粉过程中,最大限度地清除麩皮扎得到的面粉,称头号粉;次之为二号粉;如将各个粉路系统生产的面粉全部混合,即为通粉,通常有标明出粉率(或称提取率)为72%或85%的通粉。中国生产的面粉,多数为出粉率81%的通粉。制粉筛出的麩皮和不适于制粉的小麦,主要用于饲料,麦麩是优质饲料。麦秆可作粗饲料、褥草、造纸原料、堆制或还田做肥料,以及编织手工艺品等。

贸易 小麦是重要的商品粮食。世界小麦贸易额超过所有其他谷物的总和,1977/78、1978/79两年平均每年贸易额约8000万吨,比1949/50一年的2300万吨增长2倍多。80年代仍继续增长,1983/84、1984/85两年平均每年贸易额达9280万吨。主要出口国家为美国(3488万吨,1983/84、1984/85两年平均,下同)、加拿大(1741万吨)、澳大利亚(1320万吨)、法国(1320万吨)、阿根廷(855万吨),这5个国合计约占世界小麦总出口量的84%,其中美国的出口数量约占其总产量的50%以上,澳大利亚与阿根廷约占70%以上,加拿大约占80%以上,主要进口国家为前苏联(2393万吨)、中国(856万吨)、埃及(702万吨)、日本(575万吨)、巴西(446万吨)等。

世界小麦贸易额的迅速增长主要由于发展中国家进口额的增长。70年代以来发展中国家每年消费小麦约1.5亿吨,其中1/3靠国外进口,除了中国、埃及和巴西的进口数量较大外,阿尔及利亚、摩洛哥、朝鲜、巴基斯坦、越南、伊拉克、伊朗、古巴、孟加拉、尼日利亚、墨西哥和印度等国,每年均有一定数量的进口。这15个国家的进口量之和约占世界发展中国家进口总量的2/3。印度原是世界小麦进口大国之一,60年代中期以后由于扩大种植面积和推广高产品种,产量大幅度提高,进口数量迅速缩减,到70年代末基本自给。中国从1961年开始进口小麦,60年代每年进口量为350万-620万吨,70年代末进口量增加到800多万吨,至80年代中期,每年仍有一定数量进口。中国政府致力于在小麦生产适宜区建立商品小麦生产基地,稳定面积,提高单产,以求基本做到供求平衡。

小葵子(nigger seeds)

菊科小葵子属中的栽培种,学名Guizotia abyssinica Cass.,是种子含亚油酸较高的一年生草本油料作物,也可用作绿肥和饲草。

原产于埃塞俄比亚。中国云南省栽培面积已扩大到650ha以上。

直根系,主根、由侧根和不定根组成。入土深度达50cm以上,多数分布于7-22cm深的土层中。主根倒圆锥形,侧根较细。

茎高0.3-1.8m,圆形,直立,中空,整个茎秆和侧枝上有稀疏灰白色粗糙毛和紫色斑点,部分老茎表皮呈紫红色。分枝性强,一级枝可多达10对以上。

叶对生,披针形或长圆披针形,两面叶脉均有稀疏短粗毛,叶缘具稀锯齿,叶基多为心脏形,无叶柄,抱茎而生。

花头状花序,呈伞房花序或聚伞圆锥花序式排列,单株花序总苞片叶状,雌花由8-9枚组成。

瘦果,略似葵花籽,光滑,先端钝圆,基部渐窄,具光泽。千粒重3.4g。短日照阳性植物,忌荫蔽。

抗旱耐瘠,对土壤适应性强,山地、平地、坡地或红壤、黄壤、砾土、沙土均可种植。发芽率高达90%以上。

中国北方以春播为宜。每公顷4.5-9.0kg为宜。出苗后,幼苗长至2-3对真叶时去弱苗,4-5对真叶时定苗,每穴2-3株,同时进行追肥。终花后20天左右,小葵子叶变枯黄,果序褐色,瘦果(种子)呈亮黑色时即收获。

除食用外,还可作制皂、油漆、润滑油的原料。油饼含蛋白质33%左右,是牲畜的精饲料,亦是优质有机水分85-90%,含氮(N)0.13-0.32%、磷(P2O5)0.17-0.32%、钾(K2O)0.3-0.78%、速效磷0.07%,是一种含钾量较高的绿肥。一般每公顷产鲜草30-45t,鲜草中约含粗蛋白1.34%,粗脂肪0.34%,粗纤维1.56%,无氮浸出物3.21%,粗灰分1.3%,是较好的饲草作物。也是一种较好的蜜源植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