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种质镇江桑树圃

依附单位 中国农科院蚕业所

一、基本情况
1.建圃情况
在“六五”收集、整理、保存的基础上,“七五”期间获国家重点科技攻关项目子专题“桑树资源圃的建立及保存技术研究”[75-01-02-14(8)]专项经费资助,在国家科委、农业部以及课题主持单位的指导下,于1990年建成“国家种质镇江桑树圃”,并于同年11月通过了验收,该圃属第一批国家级种质资源挂牌圃,也是蚕桑学研究领域内唯一一个国家级资源圃,其规模及数量在国际同行中列首位。该圃占地面积87亩,四周有围墙保护。建圃地点:江苏省镇江市中国农科院蚕研所,另外还拥有管理完好的桑资源抗病鉴定圃、桑资源繁殖圃、温室,拥有必要的配套设备,如拖拉机、水泵、喷雾器及其他专用工具。


2.人员
本圃设负责人1名(高级职称、室主任)、专职管理人员两名、研究人员7名、工人3名,其中5人具有高级职称,2人具有中级职称,新老同志搭配较为合理,专职管理人员年富力强,研究人员除完成攻关科研鉴定任务外,还能在治虫、防病等农事操作方面给予指导与测报,从而在技术上确保了桑种质的完好保存及资源圃的良好运转。
3.保存数量及种类
本圃现已收集保存国内27个省(区)及11个国家各种类型桑树种质1 757份,分属11个桑种,3个变种,另外还有一批属中间过渡类型,保存总数及类型列世界首位,和建圃时相比,无论是种质的份数,还是种类都有较大的丰富与补充,建圃时桑资源保存总数为1551份,在保存总量上比建圃时增多13%,国外蚕业科技发达的日本国家保存的资源份数为800余份,列第二位,印度保存500余份,我圃比上述国家桑资源的保存数量和规模大2-3倍。
4.经费来源
自1990年建圃以来,本圃一直缺少正常、稳定的管理维持经费,靠出售部分桑叶收入及课题经费的少量补贴,使资源圃得以维持至今。
二、研究利用情况
1.开展的研究课题
“七五”期间在建圃的同时利用资源开展了国家科委重点科技攻关项目中的一个专题及四个子专题研究。
“八五”期间利用资源圃承担了国家科委重点攻关项目中的一个专题研究“桑种质资源收集、保存和鉴定评价(85-001-01-08)”。
目前正利用本圃资源承担子专题“桑树优良种质的评价与利用研究[96-014-01-05(4)],经过一年的工作,全面完成了合同规定的年度指标,并在农艺性状鉴定与种茧育叶质鉴定中取得突破性进展。
2.获得的重要研究进展或育成的品种
在桑种质收集、繁殖、整理编目的基础上着重利用国内桑资源开展了农艺性状鉴定、品质鉴定和抗病性鉴定等研究,筛选出一大批可直接供生产或育种利用的综合性状优良、品质优、抗病及单项性状优良的“偏才”种质,并择优提供中国农科院蚕业所及国内育种、教学单位育成了一批优良桑品种。
(1)筛选出16份综合性状优良桑种质,其全年产叶量超过对照10%以上,并在重点蚕区布点进行了综合性状优良种质的区域鉴定与示范推广;
(2)鉴定筛选出27份优质丝茧育桑种质,经养蚕成绩鉴定,上述种质在春、秋季及全年饲育主要成绩超过对照种10%以上;
(3)鉴定出抗黄化型萎缩病桑种质23份,抗桑疫病种质17份,抗青枯病种质3份;
(4)鉴定出多倍体种质59份;
(5)鉴定出一批单项性状优的“偏才”种质,约100余份;
(6)采用聚丙烯酰凝胶电泳进行了136份种质的过氧化物酶和酯酶同工酶测定与比较研究,为不同桑种的亲缘关系分析及过渡类型桑种质的划分,积累了丰富的资料;
(7)向中国农科院蚕业所及国内有关科研、教学、生产单位提供各种优异亲本桑种质,先后培育出20个桑树新品种,其中6个品种通过省级桑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中国农科院蚕业所利用圃优良种质选出的抗病丰产桑品种育2号及早生桑育151号、育2
37号获1993年度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
3.经济、社会效益
先后为23个省区202个科研、生产、教学单位提供优良种质达1 牐叮保阜荽危峁┥鷯产直接利用的桑种质累计繁殖推广面积达500万亩以上(至1995年),占全国桑园总面积的三分之一,创经济效益一亿元以上。同时为蚕业所及国内其他育种部门提供了大量各具特色的亲本种质,借助这些种质先后培育出20个桑树新品种,这些新品种的推广遍布全国各大蚕区,基本实现了我国桑树良种化,这些新品种多数已通过全国或省级桑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其推广应用所产生的经济和社会效益难以估算。
三、存在问题及改进意见
桑树为多年生木本植物,在保存方法上国内外同行虽进行过组织培养及茎尖液氮超低温保存方法的研究,但由于种种原因,还不可能在短期内实用化,所以,长期以来,田间种植保存仍不失为国内外最经济、可行的保存方法。圃的全部种质一律采用种植保存,并针对不同的桑种类型采取了不同的田间养成形式(例如乔木桑、高干桑、中干桑、低干桑)。目前在保存上主要存在树龄老化问题。“七五”以前保存的部分种质已进入老龄时期,其中树龄最长的桑园达20年以上,树龄老化主要表现在生长势衰败,发条数减少,条长缩短,目前急待更新复壮,1996年度在经费严重私有制的情况下,采取了应急措施,对部分因树龄老化而面临绝种的桑种质(共100份)进行了繁殖更新,桑种质的繁殖更新及新桑园的管理与补缺工作除了要化费相当的劳动力开支外,还需较大的肥料投入,据初步统计:更新一亩桑园需要投入1 200
元,桑树圃保存种质数量多,规模大,树龄老化问题严重,光靠96年的一次性补助经费难以满足40亩老龄桑园的更新需求,希望以后能继继续得到国家下拨的正常稳定的资源保存费,在可能的前提下,恳望提高资助强度,以满足桑树圃繁殖更新的要求。
另外,全国各地及来自11个国家的种质全部集中保存在一起,长期以来一直存在原产热带地区的桑种质受冻害的问题,势必增加了这些种质的保存难度与经费开支,虽然采取了一系列的防寒防冻措施,保住了这些种质,但最根本最合理的方法还是在热带地区设立分圃,以
彻底解决这些种质易地保存丢失绝种的问题,若经费可能,考虑在适宜地区成立分圃,希望各级领导考虑此建议。


联系方式
地址:  江苏镇江  邮编:212018
电话:(0511)5626721-231

版权所有: © 中国作物种质资源信息网

Copyright: Chinese Crop Germplasm Information Network,  All Rights Reserved